521 收储出了岔子(2 / 4)

横明 临波倚浪 9376 字 2020-02-07

现在名义上是拿到爵位,表面上看比熊大高上一些。

毕竟老熊还没有拿到爵位。

不过,这么一个着急出来的爵位,谁都知道是给熊廷弼准备的,可以说是量身定制也没有错。

表面上,算是能说过去,但是在人们心里,还是知道整个事情的起因和来龙去脉。

“所以二位的意思,都是再等等看?”老方说着。

“等等就等等吧,这也不怪熊大人拿架子,想想他那闺女,都快临盆了,却还没个名分,换做是谁,都不高兴啊。”李汝华叹口气。

“行了,就按你们说的,等等就等等,不过你们可别忘了啊。等到熊大人有答复,赶紧求陛下赐婚,那样的话,还好看一些。”老方也是无奈,这是为数不多他没有办法掌控的事情。

“您尽管放心,我们一有消息,便提出请求。”

找泰昌赐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有那样的话,才能根据皇帝赐给的黄道吉日办事,到时候稍微安排一番,错过生产的日期就是。

只是,当熊廷弼给到反馈的时候,朝廷却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事情要是说起来,还是和粮食价格有关系。

虽然整个大明的粮价,在各处商家屯粮收购的情况下,有所稳定,但是价格仍旧比去年普遍跌去两成或者三成。

为此,农田的而交易空前活跃。

而为了农田,尤其是前期收储土地的事情,不少地方都在想办法。

毕竟是上头的命令,干的好了当然是有名利上的收获。

于是乎,在利益的促使下,有些人便开始动歪脑筋。

山东,近日上报一件事情,按理说问题不大,是在收购农田时候发生的事情。

但是因为整个事件很典型,最后闹得沸沸扬扬。

要说起因,是因为朝廷下达的收购令,让地方上将某些抛荒的农田集合起来,或者是将散落的农田收购在一起,成为整块官田。

命令是这样下达,但是并未曾要求所有人,必须要按照此种模式操作。

在准备的过程中,便发生了意外。

就比如此次的事情,说起来发生在微山湖旁,距离运河不远处。

这里不是首次铁路的线路,却是规划中,按照朝廷之意,早早将土地收储,自然成本会低的多。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想要卖掉自己的土地,有些人坚持守着祖业,说什么都不能卖。

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办法,循循善诱,或者用利益一点点解决,肯定有办法。

但是当地知县操之过急,出现意外。

他强行用朝廷的命令压着那户人家,若是一般人,或许也就罢了。偏生那家人也是有点头脸,在当地还有些名气。

并且,是个不折不扣的调动情绪能手,几番卖惨和慷慨激昂的讲话,竟让让周边的民众们都站在他的一边。

最后么,知县不死心,妄图用衙役们强行收地。

结果,就捅了窟窿,引发官民对抗,最后,不但被打回县衙,还把县衙给砸了!

这样的事情,在下边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因为在收储的关键时刻,所以就引起十分恶劣的影响。

为此,朝廷只好直接将当地知县免职。

但是,接手之人迟迟不好找,那地方,说起来也算是个中县。

平日里,都不用说,肯定会有人蜂拥而上,可是因为有这么一个情况,莫说是主动去,就是找上门以后,都用各种办法推脱。

一时间,当地的知县,竟然成为了烫手山芋!

不过,越是在非常时刻,越是能体现出国之贤良。

莱州推官,薛国观自荐去处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