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统一口径(2 / 3)

交锋 可大可小 3049 字 28天前

子里。

“局座,情报处的人,还真是不好审。”朱慕云将情报处三人写的材料,交给了李邦藩,苦笑着说。

其实,情报处的这三人,上次已经在二处被调查过。只不过,朱慕云只是为了证实,二处与军统要犯的逃脱,没有任何关系,才让他们写的经过。但这次则不然,如果可以,他希望能找到真正的泄露天机者。

“这个办法,用过一次,自然就不灵了。”李邦藩笑了笑。上次情报处的人,本就吓得胆战心惊。朱慕云让他们把经过写出来,谁敢不从?

“但是,这次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朱慕云突然说道。

情报三个人的档案,以及他们写的材料,无论是上次还是这次,朱慕云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发现一个情况,事发当晚,情报处那个回来报信的杨志,在跑回码头货物场报信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会说不清楚。

从事发地点,正常跑回去,只需要十五至二十分钟就可以了。但是,杨志用了三十五分钟。这对一名训练有素的情报人员来说,实在是太慢了。记得上次杨志解释,他是迷路了。毕竟当时是晚上,黑灯瞎火的,走错了路,也是有可能的。

可上次的调查,与这次的调查,目的性不一样了。上次的调查,朱慕云只是不想,让逃脱事件,与二处有任何关系。所以,只要他们三人的叙述中,没有提到二处,朱慕云就能让他们过关。

可这次不一样,朱慕云的任务,是要查出泄密者。他不可能让泄密者,出现在二处,更加不能指证自己。所以,只能从情报的三人之中找出一位。阳金曲当时和情报处的另外二人在一起,他们可以互相作证,就算朱慕云想怀疑,也是没有。

但这个杨志则不然,他有三十五分钟的独处时间。而且,从事发地点到货物检查场,中间要穿过一片民居,货物检查场旁边,还有一些茶馆、饭店。在检查场附近,就是四方坪。那里,可是出现过共产党的。

而且,事发地点,离码头也很近。晚上的码头,也是有人的。如果杨志先到码头,或者中间某个地方,与人接头后,再去货物检查场,完全有可能的。至少,从时间上推算,他能做到。

“说说看。”李邦藩饶有兴趣的问,朱慕云的行动能力很差,但他做事很细心。他用这种自己写材料的形势,倒也不出人意料。而且,让朱慕云亲自审讯,他未必能控制住局面。

“请局座看杨志的材料。他们的供述,我认为,上次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此次的材料,三人基本相同,显然是统一口径后的结果。”朱慕云说。

“说杨志的事吧。”李邦藩将杨志的材料抽了出来,又仔细的看着他写的材料。

“杨志上次在材料里写到,他从上岸到货物检查场报信,用了三十五分钟。这一点,从阳金曲的材料里,也能看出来。当时,杨志走的时候,是九点差一刻,杨志到货物检查场的时间,正好是十点二十。这个时间,检查场的警卫,以及冯梓缘,都能证明。所以说,三十五分钟,还是比较准确的。”朱慕云缓缓的说。

“有什么问题吗?”李邦藩问。如果朱慕云不说,他也没注意到,杨志回到检查场,正好花了三十五分钟。

“再看这次杨志的材料,他接到阳金曲的命令后,一路狂奔,以最快之速度,赶到二处报信。我到事发地点看过,如果真是一路狂奔的话,不到十分钟。当天晚上下雨,再加上他不熟悉路,十五分钟足够了。哪怕就是正常的跑步,也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他不是跑,而是走回去的,也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也就是,这中间,至少有五分钟以上的时间,杨志没有用在回检查场上。”朱慕云缓缓的说。

“所以他是泄密者?”李邦藩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问。

“光凭这一点,自然不能断定。可是,杨志最有可能泄密。”朱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