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都是由本地人担任,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家族世袭制,并掌握着地方基层资料与人情关系网,成为了虽不是官,却可左右地方施政的隐藏势力。
江为清当然知道姜田的目的,他当年在南方的学习班里没少学这些超前的东西,也正是对社会组成结构有了非同一般的理解,他这种旧文人才更会死心塌地的跟随着张韬,他知道改革要进行下去,代表着旧势力的反动阶层就必须被消灭。
他从上级领受的最新命令,也是暗中注意“敌对”势力的反扑,首先确保官府的政令统一,能有效的进行更深入的改革,但他个人对招考条件设在秀才这一档也是颇有微词的。
盘算了一番之后,江为清发现要想成林逸的“报国”之心,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先考上秀才这个等级的文凭。
想好了对策之后,江为清对着林逸说道“林兄莫急,当下还是应先考取秀才为要。好在此科每年都有,根据榜文吏员考试在秋后举行,而今年的乡试在六月底开考,若是能先考中秀才,兄台是否报考吏员就在两可之间了!”
林逸听了他这个办法之后简直想哭“不是为兄我不想科考,贤弟可知如今的考题,可与你我当年求学之时天差地别了!”
江为清怎么会不知道,当初他还偷偷的试做过上次大比的试卷,题目的难易度对于他这个接受过特殊培训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如果不是他早已有了公务员的资格,且拿着另外一份津贴,他都有心圆自己一个金榜题名的梦了。
看着林逸欲哭无泪的惨样,江为清的心中多少有一些同情,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快感,他当初接受培训时,又何尝不是林逸这副尊容,对于一个习惯了之乎者也、子曰诗云的旧文人来说,就算写策论时都要想想哪位先贤说过类似的话,好方便自己引经据典。
想到此处他微微一笑“林兄且放宽心,反正在下也需要备考,不如你我兄弟二人一同温习如何?”
林逸乍一听这个提议,本来是不屑一顾的,但看对方从容温和的笑容,便反应过来江为清定是对此胸有成竹,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就这样办了。
在私下里这种请托有很多,毕竟读过书识几个字,但没有考上功名的人占大多数,这些人多是想着能混进公门里吃上官饭,但阻止他们的还是学历这道坎。
当知道了现有的公务员也要考核上岗之后,大伙都明白了姜大人所图不小,可是公门里的老吏对此也有意见,有些人已经是三朝不倒,无论是谁当皇帝自己都掌握着祖传的这碗饭,很多人虽然专业水平不错,却大字不识几个,让他们考核上岗,这不等于挖了人家祖坟了吗!
姜田当然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所以他马上就放出了第二招,在职人员,可免费参加脱盲补习班、岗位培训班,考试不合格者暂不取消职务,但今后晋升与职级评定需参考文化、专业水平。
也就是说以后想在衙门里升迁,没有秀才一级的文凭是不行的,若是想干到县丞一类的职务,那就需要举人这个级别的文凭,至于县长嘛……你就再考个进士吧!
许多聪明人都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按照姜田的意思,以后就算是在职人员也可以继续参加科考,而且就算是以前最多就是干到衙役班头的这种低级身份,以后只要文化与专业知识合格,就有可能升任佐贰官或县丞,哪怕是升到县令、知府也不是不可能!
这其中所包含的无限可能着实让一些人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哪怕是岁数已经不小的老吏,也动了让子弟读书的念头,到时候不必非要一级级考试当官,有他们传授经验也可以在衙门里一级级熬出身。
可许多人有有些犹豫,毕竟这种好事简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与隋朝开创科举有的一拼,说简单点就是撤掉了官与吏之间的那道天花板,不仅是读书人可以上进,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