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关于平王(2 / 7)

大府小事 淼仔 4216 字 7个月前

,欠身行了一个晚辈的礼节,满面春风的问候:“王爷好,王妃好,好久不见,二位的脸面清减许多。”

平王还真没有想到将见谢家的谁,但也不希望见到不主事的人,曾氏少夫人的到来,他是满意的,平王跳离座位,油手在衣裳上一阵的乱抹,毫无架子的作了个揖:“您老也好啊,我们特意的从京里出来投奔您呢。”

曾宝莲没有惊喜也没有诧异,她镇定的飞快在脑海里想了想,平王这是离京的时候就想到投奔这里,那么他揣着什么意图?

她轻轻抬起握着水红色帕子的手,示意杏花等人出去,杏花出去的时候有所迟疑,她担心这房里两个客人对上一个主人。

曾宝莲勾起嘴角,另一只手漫不经心的整理着衣带,自从家里宣称为王,她的怀里总揣着一把短刀,她也恳请过世子教过她如何握刀。

这个乱世劲儿,很多时候有防备最好。

杏花就出去,她也没有这就丢下来,安排四个男人守在这房子的门和窗户的位置,如果平王夫妻敢有异动,立即就把他们格杀。

门帘子放下来,房里小小的天地除去食物的味道,就只有三个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平王妃的泪水哗的一下也落地,颤颤巍巍的要给曾宝莲跪下来,曾宝莲暗自打量下她,中年人带着风霜气色,衣裳凌乱且有污渍,怎一个狼狈了得?

她可不能去扶,大家伙儿还是好好的说话也罢。

轻抬衣袖:“王妃请起,大老远儿的过来吃了苦头吧?有话咱们就说吧,再多的礼节也不如实在的帮忙,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平王妃头回逃难,她想不到别人不敢扶她,万一你们夫妻冲上来把对方按倒怎么办?曾氏少夫人这个人质也算重要,平王想到这个关窍。

他旋风般的扶起妻子,提醒她道:“少夫人肯单独见你们,那是信任,你可坐好吃东西吧,在路上没吃好没睡好,你赶紧的点补着,有话我来说。”

平王妃还是个没有多想的人,挡不住泪水的她泣道:“多谢少夫人相信我们,我们没有别的意思,真个是在京里有性命之忧,不得不前来。”

房里的暖氛更使得平王妃由衷的叹气,逃难这事儿可真不是人做的。

夫妻们揣着金银和珠宝出来,平王还谨慎的衡量着首饰的可变卖性,宫制的首饰没有带,都是没有押记的珠宝。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路上抢劫的事情太多,他们听从同路的人指点,每到没有人烟的道路时,就等到商队再上路,商队要收钱,而且保命的钱不会少收。

大的城池物价倒也能接受,珠宝的价格可谓人离乡贱,太平的时候也是这样,何况现在与乱世相挨着。

饶是这样,平王准备的也充足,就在他们和商队谈好,下一步就到西疆时,谢家自立为王,把这对夫妻吓得魂都没有。

他们相中镇西侯,就因为看出他忠心不二,这位也野心大展,说不定要拿平王这皇嗣祭刀。

飞鸟失去目标不知所踪,人失去目标惶惶不安,最后是钱就要花干净,而夫妻反复推想镇西侯夫妻全家的为人性格,只要谢家不杀他们的话,以谢家的兵马强盛来看,可以安度余生。

他们就来了,在半路跟上姜仲雷的队伍,花上几个钱买通后队的小军官,说夫妻们逃难寻亲戚,要从西疆的赤城穿过,小军官让他们准备一辆车,让他们远远的跟在后面,就这样平安来到赤城。

姜仲雷整队谈判,夫妻们告别小军官,小军官还挺遗憾的:“要不要我帮你们找人再往前面走,花不了几个钱。”

夫妻们已经到地头,连说不要,镇西侯府并不难找,问问就得,来到门外也不敢说自报家门,编个假话,是曾氏少夫人在京里的亲戚,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