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大封群臣(1 / 2)

缥缈峰上 吴六齐 2075 字 2021-10-27

起丧、哀悼、含珠入殓、以谥号太祖入馆,又在太和殿停灵九日后,就送灵出京,落葬东郊皇陵茂山。

太子叶英洵送灵归来,按照祖制赴圣祖庙告祖,又在皇宫中守孝三十日后,这才正式登基为帝,尊独孤氏为圣母皇太后,尊自己的母妃荣氏为皇太妃。

身为东宫太子,叶英洵一直都是被当做骁国未来的储君来培养。如今成了执掌江山的新帝,毕竟也是十九岁了,又有王兄叶英虔的护佑,以及丞相魏宸和护国公金飞的辅佐,坐在乾坤殿的那张龙椅上时,满朝的文武如山海般高呼万岁的声浪,让他着实有些坐立不安,当只有看到身侧的王兄,以及魏丞相和金飞的面容时,他才稍稍感到一份镇定从容。

他铭记着父皇临终时的遗言安排,皇长兄是摄政王、魏宸是相父、金飞是仲父,这位少年继位的太子自然完全听从这道遗命圣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江山要倚重这三位顾命大臣,并且自己会完全信任。

他的第一道圣旨就是改章武为建安元年,遵照先帝遗命,加封诸卿王侯,封丞相魏宸为博宣侯,领湘南牧,重组三省六部;封护国公金飞为天字一品护国柱石,领湘北牧,统帅三军;封闲王为摄政王,辅佐天子,协理骁国诸事,其余群臣皆有封赏。

按照先帝叶寒星的任命,金戈兄弟二人皆有封赏,兄长金戈封武成王,采邑封地在湘北;其弟金弋,仍是护国公世子,被封为游弋将军,令其为湘北大营主将,都督湘北军事。

金弋的任命倒还算说得过去,毕竟是常年随父亲征战,身为护国公的世子,理应担起镇守湘北的重责,如今父亲年迈,又被封为辅政大臣,自然只能是留在后方邺京,金弋被封游弋将军,这游弋将军并非是什么重号将军,是先帝首创,只是因为金弋善于灵活作战,故而称他为“游弋”,只不过还未来得及论个品衔,既然是封给金弋的正式官职,他又是负责湘北大营的主将,都督湘北军事,品阶必定不能太低,在三位顾命大臣的一致商议后,决定将游弋将军定位正三品官衔。

这样既合乎了金弋护国公世子的身份,又在湘北算是官阶较高的将领了。不过,这先帝御赐亲封的三品游弋将军,算是历任湘北主将中最低官衔的一位了。

但满朝文武明白,将来这一品护国公的位置必定是世子金弋的,等他以游弋将军的身份建立的丰功伟绩,无数战功之后,骁国未来的护国柱石非他莫属了。

这样想来,也就不难猜出先帝为何要封金戈为武成王,采邑封地也仍是湘北的原因了。

父亲领湘北牧,弟弟都督湘北军事,他这个长子,兄长竟是被封在湘北全境的武成王。

毕竟,护国公金飞已经年过花甲,未来袭成爵位的是金戈的弟弟,如今的护国公世子,若不妥善安排他这个做兄长的,只怕日后会引来更多的非议。

先帝似乎已经预料到了什么,生怕金飞会因为他们兄弟间产生隔阂,从而心律交瘁。所以,他才会在弥留之际有这个任命。

但是,先帝有违祖制,擅自封了一个异姓王,是不是有些太过了呢?

毕竟,当年骁国建国之初,高祖皇地就制定了“非叶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这样的祖制,所以直到先帝前都没有任何一位有功的朝臣被封为异姓王,最高的荣誉也就是护国公金飞,被封为天字一品,护国柱石!

所以,关于先帝的这个遗命旨意,遭到了一些朝臣的质疑,但是想到护国公是辅政大臣,是当今天子的仲父,他们都是敢怒不敢言。

还是金飞自己站出来,说先帝的这个任命有违祖制,身为护国公长子一定不会接受这个任命。

闲王和丞相魏宸倒觉得这个封赏实至名归,若不是金戈力挽狂澜,只怕现如今的邺京,已经改朝换代了。

站在闲王的角度,这也是父皇的遗命,他必须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