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洵嘉奖有功之臣,例如降将玄武等人皆有封赏。
问及丞相魏宸时,魏宸道:“老妇心中所念,陛下应该知道,昔日我与护国公就有过婚约,先帝在时,更是允了小女惊鸿和武成王的婚事。当时,她母亲心疼惊鸿,总想着在多留些日子,所以先帝在时我与护国公就没有提过这段婚事。如今,惊鸿已经长大,护国公长子也已成年,且立有战功,得胜归来,解了我朝南境城之危局,稳住我朝边防,老夫愿意履行承诺将小女许配给武成王为妻。”
这句话是想履行当年承诺,当年先帝也是允了这门亲事,绝不可能更改。少主若是想以孝仁治天下,先帝钦定的婚事他是绝对不可能违背的。
再者说来,他此时提出来,是看准了金戈身为武成王,又立有战功,府邸刚刚建成,如今只剩下正宫王妃还没有着落。
所以,他身为丞相,总要为自己的女儿找个好的归宿,也是想着与护国公的关系走的更紧密一些,以免在因为政见不合,导致文武总想着分成派系。
叶英洵的一双眼眸顿时亮如星辰,辅政大臣之间的婚约,又是先帝钦定指婚,即便对象是异姓王,即便文臣之首和武官之首结为亲家,那他这个皇帝今后该如何制衡朝堂?他即便身为皇帝,对此持有异议,可又能如何?
这件事,他真的可以不同意?不同意,又会如何??
“既然是先帝当年的旨意,朕岂会不允?何况,丞相与护国公皆是国家之栋梁,武成王更是立下这赫赫战功,如今王府初建,理应找个门当户对的婚配。丞相之女也算娴熟温婉,正适合这王妃人选。”
于是,叶英洵也不征求武成王金戈的同意,更不问他愿意与否,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命礼部尚书选好日子,按照王侯的礼节来准备武成王的大婚。
至于,护国公金飞,他与云阿绣早就与魏宸达成共识,答应了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