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膝下的这两位公子,最小的世子金弋已经娶了先帝的长女云罗公主为妻,成为骁国叶氏的驸马,也算是根红苗正;长子金戈因平定内乱有功,被先帝临终遗命封为武成王,又曾以丞相长女赐婚。
如今少主叶英洵继位后,自然要秉承先帝遗命,让武成王奉旨完婚。
算起来骁国自先帝崩殂,山河飘摇,内忧外患,已经有太久没有什么迎亲嫁娶的喜事了。国丧期禁止礼乐,自然不必说了,如今已经开禁之际,宫内宫外的日常气氛也依然沉闷。少主叶英洵就想着借着武成王成婚这件事,好好让邺京城热闹一番。
婚礼筹备的都是御赐之物,当然由于身份的限制,赐给魏惊鸿的首饰并没有那么多支凤钗,霞帔上都以蟒袍绣制,但若是论起制工精美,用料稀有,别说是一般富贵人家,就是王公宗亲也都难以比及。
丞相府中,眼见着一盘一盘呈送过来的绫罗绸缎、金银玉器、珠宝首饰,受邀前来的几位往后嫔妃,以及氏族夫人都赞不绝口,一面争执起来做个比较,说这个颜色好,那个质地精,这个是上等绸缎,那个是进贡宝物。
魏宸的夫人听了笑得都合不拢嘴,心中越来越觉替自己女儿开心,觉得能够嫁给一位战功赫赫地王爷,对于魏惊鸿来说会是最好的归宿。
一名丫鬟正跪在她的身边给她捶肩,低声羡慕地笑道:“大小姐是个将要出阁之人,这陛下的恩赏,绝非等闲的郡主可能相比的了得。”
“是啊!就算先帝在时,也不曾亏待了我魏家,当今圣上秉承了先帝遗风。只是我这心中倒是有些许地不忍,若非他已到了婚嫁之年,我还真舍不得呢!”
“大小姐是个有福分的人,武成王又是战功卓著,相貌和人品都属绝佳,能成为武成王妃,今后不知有多少人羡慕我家大小姐呢!”
对于夫君想要将长女魏惊鸿许配给武成王金戈的决定,起初魏夫人并不是非常赞同。但是,毕竟是自己夫君与护国公定下的婚事,又得先帝的允准下诏赐婚,她就算有所不愿,也只能默默承受。
再者说来,眼见着护国公如日中天,深受当今圣上器重,其长子武成王金戈更是解了南境城之围,得胜还朝受到百官的推崇,她那心中的偏见渐渐消除,只盼着自己女儿能嫁给一个如意郎君。
不过,她知道女儿向来倔强,也不知对父母安排的婚事是否中意,所以才会不停的抱怨魏宸不应该拿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来做筹码,直到那日见金戈亲自护送她回丞相府,她这才看出自己的这个刚烈的女儿,竟也有低头娇羞不语的时候,且在她询问的时候,女儿不但没有像之前那般反对这桩婚事,反而早已是满心的愿意和期待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魏夫人对长女也的确非常宠爱,并没有刻意去询问她的心意,再加上夫君的一再劝说,更有当今圣上催促完婚的诏书,言明武成王人品贵重,德才兼备,是骁国之脊梁,她毕竟是个妇道人家,但是也知道圣明难为的道理,所以也做出了让步,没有在对这桩婚事不满。
“好了,就把御赐的嫁妆都送去武成王府去吧,可别耽误了正日吉时。”
从宫里赐出的妆礼,大多数都是独孤太后与皇后亲自挑选,就是为了表达皇家对这场婚宴的重视。
金戈在朝中此时也是风头正盛,迎娶的又是丞相魏宸的长女,谁都盼着这文武百官之首的两位顾命大臣,会因为这次联姻携手辅佐新帝开创一代盛世繁荣,一时之间邺京城到处都传颂着武成王的丰功伟绩,以及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赞美之词,礼单、贺书和拜帖堆积如山,有官场的人,有商贾的人,还有江湖上的朋友都送到了武成王府。
九月初一,武成王得胜还朝后的一个月,据说是天象最吉利的时候,少主叶英洵亲自挑选的吉日,虽然略显仓促,但金、魏两家也都紧锣密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