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任城醒悟了(2 / 3)

归来1990 七慕晟 2884 字 2021-10-12

了投资人的承受能力。

伊万诺夫诺维奇比他还急呢,这几天那些专家们找不到华国人,都是找他来打听进展。

“最便宜的方法是自建设备,不过时间上来不及。主体设备如果进口的话,当年就能投产;如果自建设备的话,好几年也不一定行。”

王海青没想到这几十个专家如此彪悍:“这些设备你们都能自己造出来?”

“苏联都不能全部造出来的话,全世界还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覆盖全产业链条?”伊万诺夫诺维奇给了他一个白眼,“只是有些设备可能没有德意志或者扶桑国的那么精致吧。”

王海青想起来了。1957年开始的苏联援助不就是在西方封锁的环境下完成的嘛,老大哥果然还是厉害啊。

忽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升起:国产化。

华国一直是以粗放式思路经营钢铁产业,粗钢产量在30年后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但是在关键技术工艺、核心设备等方面却依然落后。虽然老大哥的钢铁生产设备在精密性、自动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作为华国钢铁产业现代化的起步却是绰绰有余。

王海青定了定神:“伊万,这些设备咱们以后慢慢地都可以做出来。当务之急不是要投资人同意这十几个亿的投资嘛,有没有降低成本的其他好方法?”

“或者可以买一些二手设备。你们华国的二手设备就算了,都老得不能再老了,现在美利坚正在淘汰钢铁产能嘛,苏联···罗沙国和尤克兰现在有很多钢铁厂也趴窝了。江老板不是在罗沙国和尤克兰有产业嘛,可以让他们去试试。”伊万越说越高兴,越说越觉得可行,恨不得自己马上就飞回去。

王海青毕竟以前没有在钢厂待过,只能猜测一下效果:“二手设备能降低一半的价格?你应该还有些熟人在那些钢厂里吧?”

“何止呢?现在卢布贬值得什么样了,估计能便宜很多。你问我那些熟人啊,哈哈哈,我那些悲惨的老同事们可不都在钢厂里嘛,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是离开了还是在待工呢。”

“这样看来确实可行,伊万,我想写一个建议,就是使用二手设备降低投资额方面的,你愿不愿意一起?”王海青最终还是没好意思抛开伊万独占这个创意。

第二天,关于建设钢厂的建议书就交上来了,两份。

江奕看着第一份关于采购二手设备的建议,不禁哑然失笑。这个罗沙专家还真是厉害,能够看出自己的布局。现在采购罗沙和尤克兰的二手钢铁设备可以说是正当其时,采购价格可能连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第二份价格只有一个署名,王海青。这是关于钢铁设备国产化的建议,算是一个长期实施的项目。看得出来,这个人不是专业人士,没有详细列举具体的设备和工艺名称。不过,对于有了很多年后世经验的江奕来说,已经足够了。

看来,自己要建的不仅是一个特种钢铁厂,还包括了一个钢铁设备制造厂。有了这些苏联专家,让他们再从前苏联地区拉拢一些技术专家过来,估计能让华国在钢铁行业迅速地完成升级,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哈哈哈,还真是孤独至极呀,占了这么大便宜却没有人与自己分享快乐。江奕迅速地同意了任城和彭城联合提出的投资建议,一个投资15个亿、240万吨产能、包括特种钢材的大湖钢铁厂,希望你能扛起大旗。

王海青收到投资人的审批意见,竟然吓了一跳:“看来投资人还是有钱啊,一分钱都没打折!”

伊万也在:“但是他又要求在前苏联地区采购二手设备,这是怎么回事儿?”

两个人都是眼珠一轮。王海青想的是投资人该不会是虚假估值吧,伊万想的是投资人会不会是假报一个低产能、过几年悄悄地建成两倍的产能?

他们都猜错了,江奕想的其实是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