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haishu 第36章 晴翠琉璃(八)-东厂观察笔记-科幻小说-爱摘书小说网
爱摘书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东厂观察笔记 > 第36章 晴翠琉璃(八)
    贞宁十二年的中秋宫宴,  让杨婉亲眼见识到了大明贞宁年间,皇室饮宴的奢靡之风。

    如果说,历史上的户部亏空只是一个单一数字,  那么此时铺排在杨婉眼前这些珍馐,  排场,器皿,  就都是具体的注解。她身在其中,  终于感受到了杨伦和白焕的矛盾和绝望。

    因为文臣与皇帝之间僵持了太久,  因此,这只是一场三爵(1)的常宴,饶是如此,  内廷六局和二十四衙门也为此忙得人仰马翻。杨婉在承乾宫养病丢开了手,  宋云轻便在王司乐处几乎要忙哭了。

    她和杨婉都是尚仪局的“笔吏”,少一个人就硬生生地要多写一份文书,  今日宴饮,  司乐和司礼处不断地在进行物品支领和人员调遣,往来的公文如雪花一般,硬生生地堆满了宋云轻的书案,  饶是这样,  外头还一刻不歇地遣人来催命。

    宋轻云忍不住骂道“我这儿又不是草台的班子,演了这出就撤了,今儿我人已经给定这儿了,  饭水都没顾上一口,  你们外面还要怎么样,  我又不能平白再长一双手出来。”

    话刚说完,  就听门前道“就气得这般厉害。”

    宋云轻握着笔抬起头,  见杨婉端着食盘走进来,  终于露了笑“你怎么来了,身子好了吗?”

    杨婉放下食盘,一面走一面挽袖,“差不多了,让块地儿给我吧。”

    宋云轻指了指对面,“你腾一块出来吧,我已经晕头了。”

    杨婉低头理着面前的公文,“在外面就听见你抱怨了。”

    宋云轻停笔道“不过,你可别勉强,这风寒后要是调理得不好,根儿得跟着一辈子。”

    杨婉笑笑,“还真有些咳,但也在房里憋不住了。你去歇会儿吧,好歹把饭吃了,我来应付一会儿。”

    宋云轻歇手坐到一边,拿起食盘上的筷子,“你这做的什么啊。”

    杨婉低头蘸墨,随口应道“阳春面,你将就吃一点。”

    宋云轻挑起面吃了一口,“我听李鱼和陈桦都说过一次,你煮这面给邓少监吃过。”

    杨婉一边写一边道“那还不是你教我的,别的咱们做不了,吃上还不容易?”

    宋云轻笑道“你行了吧,容易?上回动火差点没把尚仪大人给吓死。”

    杨婉笑而不语。

    她写字的速度很快,没一会儿就在手边累了好几本,抬头朝外道“叫司乐的女使进来,把这些递出去,剩下的不关现下的支领,叫她们且等一等。”

    宋云轻看着她从容的样子,笑道“要我说,你还真是有些本事的人,我理顺这些东西都难得很,你一来不光顺了,连先后,主次,都跟着分明了。”

    杨婉笑道“捧杀我呢。”

    “不是,是真觉得你好,我们私底下也说,放眼这宫里的人,好像也就只有邓少监配得上你。”

    她说着叹了口气,“如霜似雪的一个人啊,啧……你说他要是没获罪挨那一刀多好。”

    杨婉侧头看了她一眼,含笑道“陈掌印知道你是这样想的吗。”

    宋云轻忙摇头:“我不是,我是替你想,你是宁妃的妹妹,以后想出宫,求个恩典也就出去了。我不一样,我家里是散了的,弟弟也做了内监,我出去了也没个做主的,好在陈桦他愿意让我做他的主,我如今觉得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个人陪着,知冷知热地过,比什么都强。”

    她说完快速地扒了几口面,站起身去洗手,一面又道“今儿晚上,我和陈桦还有李鱼凑了吃鱼锅子,你来吗,叫上邓少监一道?”

    杨婉手上一刻不停,“我可不敢扰你们,赶紧把这些料理完,你也好早些走。”

    “成。”

    宋云轻重新握住笔,面色稍稍一沉,“我见陈桦也忙,原不想麻烦硬凑一起,但这一两个月,听说了些外面的事,哎,太惨了……活生生的人,一下子就成了那样,再也见不到了,我才觉得,要趁着人在日子好,吃吃喝喝,能乐一日是一日。”

    杨婉停笔抬头道“你这话说得真好,我要记着,回头说给邓瑛听。”

    宋云轻道“他不一样,他是营建皇城的人,他如果看开了,这百殿千楼,是建不起来的。”

    百殿千楼,建不起来  。

    宋云轻并没有深思自己无意之间说出的这句话,但杨婉却被这句话背后的意思给怔住了。

    后人虽然有了更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透析王朝的寿命和故人的宿命,但其评论故人的言论总是以历史的局限性为基,高高在上。远不如宋云轻这一句“百殿千楼,建不起来。”诚恳厚道。

    杨婉因此沉默,宋云轻也就没再出声,两个女子各擎一方,笔下不停。

    申时的时候,二人方一道走出尚仪局。

    杨婉回到承乾宫的时候,四下倒是静悄悄的。

    合玉等大一些的宫女都跟着宁妃赴中秋宫宴去了,年纪小些的宫人则各自得了闲散,凑了吃食各处赏月去了。杨婉从厨里取了月饼,往司礼监的值房走,到了邓瑛的住处,却见里面没有灯,护城河上水声清冷,除了无边的月色,竟听不到一丝人声。

    杨婉看着手上的月饼,有些无奈,只得找了一个背风处站在。

    她大概猜到邓瑛应该在太和殿上。这一个月,杨伦和白焕为了搭救桐嘉书院的人,几乎把为人臣,为百姓官的尊严都搭尽了,但是邓瑛却从不过问这件事,一门心思地扎在太和殿上,工期越赶越快,原本计划在十月完工,此时竟已经在绘完了彩梁。

    杨婉记得,贞宁十二年霜降后的秋决,周丛山惨死在午门,京中各处街巷,路祭无数,满城悲戚呜咽。

    贞宁帝深感锦衣卫的法外之权过于膨胀,于是在司礼监设立东厂,监察张洛所掌北镇抚司的刑狱,以此来与锦衣卫制衡。杨婉觉得,此时的邓瑛似乎也感觉到了这个微妙的政治变化,只是他还没有跟任何人讲。

    杨婉想着想着,眼睛有些沉。

    她身子本就还没好全,现又在冷风瑟瑟的护城河边站得久了,不禁手脚发冷,喉咙也痒得很。她拢了拢身上的褙子,顾不得体面,抱着怀里的月饼蹲了下来。

    正当杨婉冻得有些受不住的时候,邓瑛终于回来了。

    他仍然穿着青灰色的素衫,袖子却半挽在手臂上,本是要去取水回来洗脸,忽然隐约看见自己的屋子前面蹲着一个人。

    他连忙走上前去,见杨婉缩在门前的笤帚后面,冷得浑身发抖。

    邓瑛蹲下身替她挡住身后的风,“你在这儿等了多久了。”

    杨婉咳了几声,“个把时辰了吧,你再不回来我就要冷死了。”

    邓瑛有些无措,“我不知道你来了,我……”

    杨婉抬起头,“我本来想去太和殿找你的,但是又不想耽搁你的正事,我以为今日中秋,你总会早一点回来,谁知道想偏了。”

    她说完又一连咳了好几声,脸色也有些发白。

    “你把门打开啊,让我进去。”

    邓瑛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打开门。

    杨婉哆哆嗦嗦地挪进邓瑛的屋子。

    屋里黑漆漆的,邓瑛在书案上找蜡烛,却听杨婉站在门边,咳得几乎停不下来。他忙合上门窗,懊恼自己这里竟然简陋的连多余的灯烛都没有。

    “邓瑛。”

    杨婉在背后唤他,他忙转身应道“我在。”

    杨婉红着眼睛,她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是有些被吹着了,将才冰冷的脸,此时竟然有些发烫,然而身上却还是冷得发僵。

    她不禁吸了吸鼻子,嗡声道“邓瑛,我还是有点冷。”

    邓瑛看着周遭四壁,除了几件未及清洗的衣衫,就只剩下一床棉被,他看着杨婉心里很犹豫。

    他不愿意自己贴身的东西沾染到她的身子,却又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帮她御寒。

    杨婉又咳了一声,耸肩难受地吸着鼻子。

    邓瑛着实顾不上其他的,点燃蜡烛走到自己的榻前。

    “到我榻上捂一会儿吧。”

    说着,弯腰铺开自己的棉被,“来。”

    杨婉蹲在床边脱下自己的鞋子,抱着膝盖缩进了邓瑛的被中。

    他的棉被并不比承乾宫里的罗被柔软,却有一股淡淡的皂角气味。

    邓瑛站在她的身后,将自己的枕头垫在她的背后,回头对他道“我去烧一壶热水回来。”

    杨婉摇头拽住他的衣角,“不用,我捂一会儿就好了,你坐。”

    邓瑛沿着床沿儿坐下,弯腰将杨婉的鞋拢好,放在一边,直身后却一直没有说话。

    杨婉拢着被子,朝他坐近了些。

    “你怎么了。”

    邓瑛看着杨婉的暗绣通草的秀鞋,“我这个地方,实在太局促。”

    “不会啊,被子很暖和,我这么捂一会儿,觉得比刚才好多了。”

    她说完,把头也缩到被子里。

    “我小的时候生病,就喜欢这么躲在被子里不出来。”

    邓瑛看着她烫红的脸,“你是不是在发热?”

    他说着下意识地抬起手,想要去触她的额头,但刚抬起来,却又停住了。

    谁知杨婉抬起了自己的手,轻轻摁在了他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摸了摸她自己的额头,有些懊恼地说了声“完了。”

    说完松开手,重新把自己裹起来,“邓瑛。”

    “嗯?”

    “去吃月饼。”

    她说着朝前面扬了扬下巴,“我放在桌子上了。”

    邓瑛转过身,看着那油纸包却没有动。

    杨婉无奈道“你又不说话了。”

    “我不知道……”

    他的手在膝上轻轻地捏了捏,“我怎么配你对我这样。”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