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亩庆云,庆云之上则有一片药田。
药田之中,一株不死瑶草轻轻摆动。
他乃是西方琉璃天中一株不死瑶草得道,是接引圣人的嫡传大弟子。
他所参悟的大道,也正是医药之道。
他听到准提圣人的话,也同样微微一笑,道:
“圣人所方极是。”
“贫道得圣人点化,誓愿不可思议之药道。”
“若有信众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当施以药道,为其延生续命。”
“殷郊此子,无师自通药道,自然是受天道引导,与我西方有缘,与贫道有大因果。”
神农写本草,黄帝着内经,然而两者都不曾参悟药道,更不要提证立药之大道了。
现在,殷郊参悟药道之精要,在雷夏泽证立药之大道。
这不是与西方有缘,是什么?
准提圣人微微点头,淡然道:
“殷郊已与我西方结缘,待天命降临时,本尊会为他留下一个西方药尊道者的果位。”
他的目光在朝歌城上扫过,脸上的笑容渐渐变冷。
帝辛,你对抗不了天命。
现在你做得越多,最后败得越惨。
我西方命定大兴,谁也无法改变。
你现在的一切,也最终都将归于我西方。
……
雷夏泽。
殷郊的立道还在继续。
他虽然说是要立道,但在开始之后,他反而没有再多想立道之事。
而是全心全意完成本草拾遗。
这本拾遗,就是他的道。
以拾遗为名,是因为他认为他的道,是在父王医道的基础而成。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拾父王之遗。
因此以拾遗为名。
但书名拾遗,其道正大光明,自成一派。
书中内容集医药之大成。
若他可书成。
则,道成!
“药之大道,强体健身治病救人之道,先利人后利己之道。”
“吾道当有望、闻、问、切四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药有酸、苦、甘、辛、咸五味。”
“药有砭、针、灸、药、导、按六艺。”
殷郊立道之书,越写越慢。
每一笔,都会引动无数药之大道符文。
一开始。
他一日写千文。
后来,他一日方可写一字。
再后来。
他数日,甚至十数日,才能写下一字。
不知不觉间。
他已经在雷夏泽数月。
时光荏苒,秋去,冬来。
然后,冬藏,春至。
帝辛十六年二月,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到来。
大商第一届科考的会试,已经筹备完成,只待帝畿各处参考学子到达朝歌,即可开始。
二月,九日。
朝歌城,大晴。
各地赶考的学子,已经到达朝歌。
会试,就在今日!
商容站在九间殿前,看向雷夏泽的方向,对身边的闻仲轻声,道:
“太师,太子殿下此番,怕是赶不上会试了。”
太子殿下雷夏泽立道之事,诸天皆知,大商满朝文武百官,所有百姓,自然也知道。
然而半年过去,太子殿下立道也没能完成。
闻仲神情淡然,道:“太子殿下不会参与会试了。”
“他的会试,不在这笔卷之上,而在那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