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楚庄王争霸春秋(4 / 4)

烘炉记 一棹碧涛 2656 字 7个月前

升平之中。少不经事的楚庄王,却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宫之中,整日田猎饮酒,不理政务。他对外面的烽火连天、百姓的水深火热视而不见,对国家的危亡充耳不闻。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自己则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

王宫的门口,甚至挂起了一块大牌,上边赫然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几个大字如同寒夜中的冷风,让那些心怀楚国、忧心忡忡的大臣们望而却步。

然而,在这看似绝望的局势中,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他便是大夫苏从。苏从是楚国的忠臣,他眼睁睁地看着楚国在危难中沉沦,心急如焚。他深知,再这样下去,楚国必将灭亡。于是,他抱着必死的决心,闯入了王宫。

楚庄王正在宫中与一群歌姬饮酒作乐,看到苏从闯入,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

“大王,如今楚国危在旦夕,外有强敌入侵,内有饥荒肆虐,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您却在此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难道您要眼睁睁地看着楚国灭亡吗?”苏从声泪俱下,言辞恳切。

楚庄王听了,脸色一沉,喝道:“大胆苏从,你难道没看到宫门口的牌子吗?竟敢违抗王令,前来进谏,难道你不怕死吗?”

苏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楚庄王,说道:“大王,臣当然怕死,但臣更怕楚国灭亡。如果臣的死能唤醒大王,让大王重振朝纲,拯救楚国,那臣死而无憾!”

楚庄王听了苏从的话,心中猛地一震。他看着眼前这个忠心耿耿的大臣,心中涌起了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沉默了许久,忽然站起来,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必定照你说的办。”

随即,楚庄王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他的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迷茫与放纵,取而代之的是坚定与决心。

“苏从大夫,从今日起,寡人要改过自新,重振楚国。但还望您能助寡人一臂之力。”楚庄王紧紧握住苏从的手,目光中充满了期待。

苏从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忙跪地行礼:“大王能如此,是楚国之幸,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从此,楚庄王仿佛变了一个人。他开始励精图治,每日早早地便上朝处理政务,与大臣们商讨国家大事。他深知,要想让楚国强大起来,必须要有贤能之士的辅佐。于是,他广纳人才,任用孙叔敖为令尹。

孙叔敖上任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减轻百姓的赋税,使得楚国的经济逐渐复苏。同时,楚庄王还重用了伍举、苏从等忠、能之臣。这些大臣们齐心协力,为楚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军事上,楚庄王整顿军纪,加强训练,打造了一支精锐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