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恭维,这些日子听得够多了,对方嘴巴一张,刘熙就能知道他的目的。
无非是眼见自己青云直上,想着和自己拉近关系罢了。
刘熙客气的笑了笑,跟上前头的陆小萍。
唐继则也跟了上来:“如今师妹忙着公务,也有很长时间没与安安小聚了吧?过些日子是家父寿辰,师妹来凑个热闹吧。”
“师兄盛情本不该拒绝,但近来繁忙,就不去了,还望师兄谅解。”她很客气,并不打算和唐继则叙旧。
今天来是有重要事情做的,她的心思也不在叙旧上。
唐继则并不介意,只道:“这到也是,是我思虑不周,总想着让师妹放松,忘了正事了,等改日师妹得空了,再聚。”
“嗯。”刘熙敷衍了一声,就跟着进了屋子。
唐继则还没走,就有好几个人靠上来。
“年纪这么小的五品女官可不常见啊,唐兄认识?”
唐继则脸上挂笑:“那是我家中小妹的同窗,她考入储英馆的榜也是我去宣的,算是相熟。”
“厉害啊。”他们一阵羡慕:“那她是谁家的姑娘?”
唐继则笑道:“姑娘家的名讳怎么能随便打听呢?”
他不肯说还直接走了,那几个人讨好的表情立马就变了,一个个冷了脸依旧朝着屋里探看。
屋里,所有人都坐下,张辅与弘文馆另外两位先生坐在正中,由张辅领头开口:“储英馆改制已过了朝堂商讨,今日需要先核对一个章程出来,虽然已经刘大人已经拟好了折子,陛下也赞同了,但还是得问问尚书台的意思。”
“军备处和文书司虽是辛苦且繁杂的地方,但涉及军备不可马虎,文书司又有文书涉密,不能轻易外传,另选地方吧。”尚书台的几位官吏面色不善,审视的目光落在刘熙身上,恨不得把她看个洞出来。
即便不说,可大家都清楚,这一遭麻烦事,全是刘熙一手推动的,所以对她很有意见。
吕尚功有话想说,却在开口前看了眼陆小萍,见她平静不语,又看向刘熙。
刘熙说道:“呈禀御前的折子已经定下军备处与文书司,且已过了朝会,就没有更改的可能了,若是几位大人觉得不妥,还请自行上奏。”
“这位就是刘大人吧,小小年纪,才能出众是好事,但朝廷办事讲究流程,让你们自行更改,也是保全你们的颜面。”对面的中年语调很慢,一副很为她们着想的样子。
刘熙神色平淡:“大人说的是,朝廷办事讲究流程,即如此,就请尚书台按照流程驳回我们的折子,同时上奏陛下驳回原因,经朝会商定后,我们会依照尚书台驳回的理由进行修正和解释,在此之前,我们不会随意变动所奏。”
笑话,她的折子都过了明帝那关了,现在让她们改,明帝那边怎么交代?
中年隐有不悦,冷声笑道:“刘大人对朝廷办事的流程还真是熟悉。”
“我们都很熟悉,若尚书台执意要改,那就请先上奏陛下,若是不打算上奏,那就聊聊章程。”陆小萍没耐心和他们扯皮,等了一会儿见他们不吭声,直接就说:“那储英馆学生到几处衙门轮转的事情就定了。
这是储英馆拟定了学生在各衙门轮转时必须掌握的东西,各位大人过目吧,若届时学生未能完全掌握所需要达到的目标,那尚书台与储英馆责任五五开,各自上表请罪,所以为了保证学生不会荒废度日,还需要尚书台定下两位专职负责此事的大人。”
东西送到他们手里,张辅几人手里也拿了一份。
“这份东西,参照了弘文馆学生到衙门轮转学习时的要求。”陆小萍特意提了一句。
张辅他们互相确认了一下,对储英馆的要求没有意见,他们负责教导储英馆的学生,自然清楚这些要求是否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