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zhaishu 12-说好了,一起去成都的-玄幻小说-爱摘书小说网
    索铃的家是一座巨大的院子,院子里住着索家的三兄弟及其父母小孩共计十三个人,索铃要上学,她的堂弟堂妹们都随父母住在城里或镇上,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住在城里,大人们都上班,只有遇到初一、十五及家里在生之人及逝去之人的重要日子,才轰轰烈烈地聚拢在一起,煮酒饮茶热闹半天或一天,所以平时家里只有两个老人。

    跟邹家一样,索家也是外来户,是一百二十年前突然定居下来的,具体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而来,是个谜。索家三兄弟分别叫索拉图、索结图、索营图,中间的“拉结营”三个字,分明是一个一气呵成的动作,含有悲壮和势在必得的寓意。明是夷族却在表格上的民族那一栏写着个“汉”字。

    索铃的阿爸在家庭中的地位仅次于他的阿爸,他用十五年的时间将两个兄弟盘进了体制内,麻利地完成了“拉结营”的动作,家人,只保留了索铃和她阿公阿婆的户籍于农村,让他们的农民身份存在着,为的是不可知的中国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远景,为的是保留住一个可以回归的精神家园,保留住先辈苦心扎下的根,也保留下家庭成员们终将需要的一方葬身之地。

    院子里面开着很多个红漆明艳的门,墙壁上相隔半米就镶嵌着一幅浑厚的山水磁画,堂屋跟客厅一样大。屋的四壁挂着七位穿长袍系锦带的老人,其中一位是满头金银饰品的老妇,神龛上的香炉是银质的,炉壁凸着精美的人物像。每个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一大家子人都要跪倒于此,听老人念念有词之后顶礼膜拜。

    索铃的阿妈离家出走在她五岁时。那天阿妈带她去镇上玩,极力满足她的需要,拿着各种稀罕物的小索铃指着在路边吹竹笛的小贩,阿妈会意,马上要了一只,并请小贩手把手地教。第二天清早起床,阿妈就不在了。为什么要走走去了哪里,大人对她讳莫如深。

    村子是个四面漏光的竹球。

    “你阿妈不是离家出走而是跟你阿爸离婚了。离家出走是不要你离婚是不能要你。这一点你要搞清楚。”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唐又康这样对索铃说。

    “这只笛子就是你的喉咙,它的声音就是你想说的话。”唐又康又说。

    “你不要哭。你把眼睛哭成烂桃子你阿妈也不会回来。她不能回来,她一回来就得死,她远走高飞还有一线活的希望。因为她把你变成了哑巴。她是你们索家的罪人。你好好地活着就是减轻她的罪孽,所以你不能哭。”唐又康最后这么说。

    那天他和她站在乱成一锅粥的村小学操场上,当时他们在上一节体育课。那时的体育课只有两个内容,一是做体操二是抢篮球。体育老师是由语文老师兼任的,校长的儿子,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几乎看不懂任何一项体育赛事,脑袋里没有篮球规则的概念。

    村里人疯传,索铃子的声带是马虎大意的索妈妈喂错了药,索拉图勃然大怒,索老爷子直接指着大门叫她滚,马虎大意不是错,错在她马虎大意的原因她是一个赌瘾极大的败家子!她的脾性跟索家小心谨慎暗中使劲的作风格格不入。

    下起了雪夹雨,细密的冷雨间夹粒粒雪花,索铃站在院角仰面望天。那时候是上午的十点左右,一只小鸟在她的头顶打着旋地来回飞。整个村子仿佛一望无际的旷野,安静而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