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再开工的话,就只有八个月左右的施工期,巴国可是12个月可以施工的。
环境铺设好了,江奕就抛出了第一个合作思路:
“巴国已经建立了六个产业园,那里今后几年将是一个热土,以及面向中东地区的桥头堡。重汽会有会很大的用武之地,齐鲁推土机厂现在也动心了,打算一起去当地投资。如果可能,我们建议双方合资到巴国设立子公司,生产重型汽车,另外还可以设立维修中心。”
“没错,在巴国设立的合资公司初期将会以组装我们的产品为主,将会拉动我们的零部件出口和技术输出,”厂长果然深谙国企运营,对于大家的心态一清二楚,讲出话来大家都服了,“另外还可以带动部分人员的分流,减轻母公司的负担、提升的竞争力。”
一句话就把合作建厂上升到出口大户、技术输出带来的产业链高端化、企业减负这个政治导向问题说了个明明白白。怪不得同事们都纷纷叫好呢。
有了一把手的肯定,第一个合作建议毫无悬念地通过了。
现在终于轮到何董事上场了。
还别说,他的职业派头、香江上市公司执行董事的身份,一下子就提高了重汽各位领导的重视程度。
“刚才听说贵厂计划扩建厂房,好像有一部分要去郊区发展。不知道具体规划是怎么样的?”
“我们厂确实在考虑扩建,部分车间就要到郊区去了。现在还在争取市内有些地方能够划拨给我们,规划方面还有些不太明确。”看样子,厂长还在心存侥幸。重汽毕竟是地方的利税大户,话语权还是有的。
不过这次他们可能要失望了,现在整个泉城的重工业都会逐渐往外迁移,他们没有找到你们就不错了,肯定不会给你机会在市区内扩张。
何董事听到规划还没有最终成形,心里更高兴了。这样给自己留下的空间可就大了。
“既然贵企业要到郊区扩建,那么我们觉得贵企业在市区的部分土地可以腾出来,合作开发住房和商场。”
“住房和商场太耗费资金了。不瞒您说,我们扩建厂房还要找政府和银行多支持,到巴国合资设立子公司的事情也只能请贵方多出资。住房和商场···”厂长都找不到词怎么形容了。
政府、银行和合作方都用过一遍了,没有地方可以依靠了。
“住宅开发方面,我们出资,你们出地和少量资金;在住宅开发合资企业方面,你们的股份占比40,我们三个企业各自占20,这样可以方便以后贷款。商业综合体开发方面,你们的土地按照评估价值入股。”
其实主要是能够留在重汽的报表里面,否则各项税收负担就太重了。
听完了何董事的介绍,分管财务的副厂长犹豫了一下才提出了疑问:“这个住房建设债券在泉城和齐鲁省都没有发过,估计有些困难。”
厂长听见这句话,直接就把他怼回去了:“申城已经有现成的经验了,你们去跟市里沟通一下,大不了请省里出面协调。利息和本金都是人家港商还的,他们也就是过一下手。”
分管财务的副厂长笑了笑,也没继续追问,只是解释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会去落实这个,主要是希望何董事能在用工方面优先录用我们厂的子弟。”
“住房建设债券”这个模式比以前谈过的模式可好得多,李大校听得耳朵都支棱起来了。他暗暗记下,后面再去找江奕说道说道。
“只是商业只能要年轻人,还要参加培训。”何董事有些为难地回答他,然后又是不经意地摇了摇头:“我们对服务可是有着标准化的流程,一般人是难以接受的,培训合格了才能上岗。”
“我们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年轻人,下一代想接班,上一代还不到退休年龄。何董事请放心,年轻人可塑性强,你们不愿意要的,我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