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给。”
厂长的表态也让江奕放下心来。
央企老大哥要是真的耍赖,私营企业还真的不是对手。不只是他们自己的能量,地方政府都会给他们帮腔,不答应他们的要求你什么都干不成。
“厂长这么豪迈,我们也不能太小气。我们承诺至少录用400人。房屋租赁企业也可以录用100人。”何董事也给了厂长一个很大的面子。
现在屋里可是和谐多了。合资在巴国设立组装厂、维修中心等至少能够消化上千人,现在房地产开发又是500人,这下子可把前几年积累的待业青年消化地差不多了。
即使有一些不成才的,让他们去自家厂里顶班,再释放几个在岗的乖孩子出去培训不就行了?
简单介绍了合作的具体思路之后,何董事以一个高调的结尾收场:“我们在内地已经投资了很多房地产,包括燕京、申城都有商业综合体和住宅开发项目。今年内我们将融资上百亿元,重点开发内陆大型城市的房地产。齐鲁省第一个选择的就是泉城,可能还有琴岛。”
还是港资的资金多啊,何董事吹牛的这几句话没有引起任何的疑问。跟你们合作不就是看中了你们的钱么?
只是他们无法继续保持淡定了。
“上百亿?”
“首都和燕京几个大城市同时开花?”
这样的合作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其实他们最在意的还是泉城是何董事选择的第一个地方。当大哥的感觉就是好啊。
能够合作的都差不多了,各方都高兴。
江奕还想看看重汽的自我更新能力。
“我还有一个建议,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兰陵有很多机械厂,其他企业可以把大部分零部件生产承包出去。那里的苏联专家设计的产品外包给机械加工厂,现在已经成立了将近50个小家电生产企业。贵企业是不是可以发动一些老技工创业,推动社会化大生产?”
“如果是这样的话,很多环节就缺失了,比如检测呢?”总工像是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江奕说的也是他关心的。
“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检测机构,可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另外,你们的检测中心也可以对外服务,听说很多机器的使用率不足30,要是私企,老板肯定睡不着觉、一定要争取各地的订单。”这就是效率,社会化大生产就在身边,看你们能不能抓得住机会。
江奕把思路和前景给他们描绘出来,然后静待对方回复。
可惜了,对方只是草草地以“我们会慎重考虑”和“谢谢”等语句就结束了讨论。
这次考察和讨论,除了巴国设立合资企业、房地产联合开发经营之外,其他的进展不大。
那就等你们知道市场的残酷性、自己玩不转了再说吧。
“江奕,你们那个建设债券是怎么回事儿?这么好的玩意儿,上次都没跟我说的。”刚刚上了车,李大成就有些不满意了。
元旦期间在运河大堤上,两个人都谈得那么深入了,还没能把压箱底的宝贝拿出来?
“我是觉得军方可能没办法发债,另外那时候还不知道申城那边运行得这么好呢,也不敢贸然推出呀。”江奕肯定不好说当时还不知道这个模式,那多伤害李大校对自己的信任?
“我们去知会一下省里,也学你们那样专款专用。”李大成这时候心里才好受了一些,不再为自己和江奕的合作担心了,不过他很快又担心起了重汽那边:“我怎么有种感觉,你跟他们玩房地产开发也跟合资办厂一个套路?看起来是在帮他们,背地里已经在想着怎么越俎代庖了。难道是想截胡他们的年轻一代,今后杀会来接班?”
李大校还真是最了解江奕的。他不只猜中了江奕的开头,也猜中了结尾。
江奕已经想好了后面的思路